文章摘要:1月12日,江苏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。江苏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作出批示指出,2021年,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,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有力处置各类灾害事故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;2022年要更加注重精准...

1月12日,江苏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。江苏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作出批示指出,2021年,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,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有力处置各类灾害事故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;2022年要更加注重精准、系统、源头治理,在持续深化三年专项整治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、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、建设实战化专业化应急管理队伍上下功夫,坚决筑牢安全防线,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、厅长宋乐伟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。

会议指出,2021年是建党百年大庆之年、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坚决贯彻省委、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决策部署,主动靠前、牵头抓总,突出“到位”抓责任上肩,突出“攻坚”抓专项整治,突出“预防”抓风险管控,突出“统筹”抓综合减灾,突出“专业”抓能力建设,突出“创新”抓重点突破,突出“从严”抓党的建设,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,应急管理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

会议强调,要清醒认识、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,瞄准短板、精准攻坚,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、加力风险防范化解、提升执法震慑力精准度、夯实基层基础。要坚持“五个必须”,始终把践行政治担当作为根本要求、把强化综合统筹作为有力抓手、把防控重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、把强化抓根治本作为关键突破、把激发队伍活力作为重要保障。

会议指出,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“三年大灶”专项整治深化提升之年,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,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意义特别重大、任务特别艰巨。要奋力扛起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光荣使命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,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,继续保持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“双下降”,坚持精细治理、源头治理、依法治理,大力提升应急指挥、专业救援、科技信息支撑、基层基础保障能力,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、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

会议要求,要以更高的要求深化专项整治,全力提升安全治理水平。紧盯重点行业领域,标本兼治、精细管控,抓实13个方面40项重点任务的属地和部门责任,启动新一届任期安全生产巡查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、健全专委会运行机制、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督导,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研判机制,加快制度成果推广运用、落地见效,确保专项整治成效走在全国前列。要以更准的手段防控安全风险,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。研究风险防控规律特点,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,严格落实冲击地压防治措施,推动工业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赋能安全管理,落细落实交通运输、海洋渔业、建筑施工、城镇燃气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新业态风险防控措施。要以更宽的视野推进本质安全,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加大源头管控力度,严控高危区域作业人数,提升设备和工艺安全水平,强化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、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等重点行业领域工程治理。要以更新的理念实施精准执法,全力提高指导服务效能。开展“精准执法年”活动,明确执法重点、提升执法质量、规范执法行为,寓监管执法于服务之中,做到执法对象精准、执法事项精准、执法方式精准、处罚惩戒精准,推动政府精准执法和企业守法经营良性互动。要以更大的力度强化灾害防范,全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。更好发挥减灾委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,健全完善主要涉灾部门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协同联动机制,强化信息获取、灾害预警、群众转移、灾后救助,推动“防”“抗”“救”规范有序衔接。要以更快的步伐加强能力建设,全力优化应急管理体系。按照“专常兼备、反应灵敏、作风过硬、本领高强”的要求,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能力、专业救援能力、科技信息化能力,在平时下足功夫,在关键时刻赢得主动。要以更实的举措抓基层打基础,全力夯实支撑保障。坚持探索先行,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,建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,加快应急管理学院建设,推进专业人才培养,进一步强化应急法治建设和宣传教育。

会议强调,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,必须打造全面过硬的应急管理队伍。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,坚持政治引领,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,选优配强干部队伍,强化班子成员“做表率”、处室单位“争一流”、党员干部“比贡献”。坚持标本兼治,深化廉政教育、强化日常监督、严抓整改落实,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对标纪律部队,培育塑造应急文化,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。全方位培养、引进、用好人才,强化实践锻炼、培养培训,为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。